赢佳咨询||2020中国未来校园创新峰会

2020中国未来校园创新峰会

2020年10月29-30日 / 中国 上海

 随着亚太国际学校市场的持续增长,中国已成为亚太区增长速度快、规模大的国际学校市场。经济水平依旧是推动国际学校发展的主要核心动力,尤其是中产家庭数量的增加,整个市场容量也在增加。国际学校的建造和运营正变得日益复杂。近三年,投资国际化K12一贯制学校最具吸引力城市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并逐渐开始向二三线城市渗透。如何建设校园管理监管平台,构建校园安全保障体系,引进新技术工艺、绿色材料及多媒体教学设备,打造一个适合学生多元自主发展的未来校园成为发展之重。

现场直击 

 图片38.jpg

嘉宾风采







茶歇交流




展会总结
赢佳集团此次参加大会,总结出来我们对未来智慧校园希望能够有五种不同的学习模式。

1、未来校园应该是终身学习的地方。

学校不再仅仅是学生学的地方,也应该是教师学习的地方。师生同处一个物理空间,相互感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探讨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其实学生的技术运用水平要比教师高,我们的教师应该很快地去适应未来学校和未来教育的模式。

 

2、未来校园应该是混合学习的地方。

比如既有标准化的课堂教学,又有线上的智能教学以及有个性化的辅导。混合式学习可以发挥线上线下学习的不同优势,将线上线下教学时间进行整合。未来要去打破原有的秧田式的教室,还有机械的课堂时间。

 

 3、未来的校园更重视体验,尊重学生的生命、生活和生长。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杜威也提出“教育即生活”。未来的生活应该是体验学习的地方,我们越来越尊重学生真实的体验,让我们的学习跟世界进行连接,我们通过真实的情境来迎接真实的挑战。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可以推进跨地域的教育场域,通过5G连接中国的校园和外国的校园,让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

 

4、未来校园是学会学习的地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四个“学会”,学校应该是一个更会学习的地方,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大量课程,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选择,选择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中国正在推进的高考改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在这里面选择学习方式和习惯,直到最后能够选择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学生需要反思、需要选择、需要规划,这样才能找到更加适合的学习方式。我们要思考,在未来的北京一零一中校园里怎么样让学生成为校园真正意义上的主人,让学习成为每个孩子自己自觉的事情。

 

5、未来的学校也是创造和分享的地方。

现在回看我们的课堂,创造和分享的时间比较少,我们特别需要改变现状。

基于此,教师这个职业将充满挑战,也充满机遇。未来教师将成为学习数据的洞察者、学生学习的教练、学习共同体的组织者、学习活动的服务官、学习环境的设计师。教师有多少时间创造,学生就有多少创造空间。